台风知识知多少
05版:百科万花筒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96期  总第20期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6期  下一期
台风知识知多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5-10-20

台风知识知多少
日前,广东遭受了超强台风“桦加沙”的袭击,据广东省江门市气象局的消息,9月24日12时55分,江门台山市上川岛国家气象站(海拔21.9米)记录到了高达65.1米/秒的最大阵风,这一风速超过了1979年台风“HOPE”期间汕尾所创下的60.4米/秒的纪录,达到了17级以上。
那台风它是如何来的?会带来哪些影响?哪些地方易有台风?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台风是怎么形成的?
台风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台风是从“热热的海水”里长出来的!当海水温度超过26.5℃,水蒸气上升形成云,空气旋转起来,就可能形成台风。


台风的名字从哪来?
台风的命名有一套国际规则。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让14个成员国各出10个名字,共140个,做成一张“命名表”。这些名字由各国自由选题,通常是一些友好、易发音的词汇。我们中国出的名字主要来自神话,例如悟空、玉兔、木兰。日本出的名字主要来自星座,例如天鸽、摩羯、小熊。泰国喜欢以水果为台风取名,例如山竹、榴莲。若某台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受灾国可向台风委员会申请将其“永久除名”,原提供国需次年提交新名字替补。例如2005年的“龙王”被永久除名,我国提供新名字“海葵”作为替补。同样被永久除名的还有2013年的“海燕”和2018年的“山竹”,它们的替补名字分别是“白鹿”和“山陀儿”。

 

台风等级划分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强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热带风暴是“台风编号”的起始级。为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
热带低压:风力6~7级、10.8~17.1米/秒。
热带风暴:风力8~9级、17.2~24.4米/秒。
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24.5~32.6米/秒。
台风:风力12~13级、32.7~41.4米/秒。
强台风:风力14~15级、41.5~50.9米/秒。
超强台风:风力≥16级、251.0米/秒。


台风的预警信号分类
台风预警信号可分为四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台风蓝色预警: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6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哪些地方易有台风?
一般来说,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是台风的“重灾区”,像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比如广东、福建、浙江、台湾等地,每年夏天都很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
还有菲律宾、日本、越南等国家,也经常被台风“光顾”。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靠近台风形成的热带海洋,而且地理位置使得台风很容易朝着这些方向移动。

 

台风和飓风有什么区别?
台风和飓风其实是“同一种天气现象”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名字,就像“土豆”和“马铃薯”一样,本质相同,叫法不同。台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地区的热带气旋,当中心附近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时,就叫“台风”。飓风:发生在北大西洋、东北太平洋(比如墨西哥沿岸)和中东北太平洋地区,风速达到同样标准时,就叫“飓风”。

 

台风来袭如何避险?
在室内:密切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听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安排,必要时及时转移到安全的避险场所。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食物、饮用水、手电筒、常用药品等应急物资,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检查门窗是否牢固,必要时可以用胶带在窗户上贴成“米”字形,防止玻璃被狂风打碎。把阳台上的花盆、杂物等搬回室内,避免被风吹落伤人。居住在危旧住房、低洼地区的居民,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户外:台风来袭时,如果身处户外,应尽快去结实的建筑物内避险。行走时应尽量抓住固定物体,慢慢靠边行走,弯腰降低重心。不要在临时搭建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小心脚手架、电线杆、空调室外机等,这些物体可能倒塌掉落。驾驶车辆时遇到狂风要减速慢行,狂风中路边的树枝、搭建物都可能是危险来源。

来源:湖南科普、中山奇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