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航空
当国产大飞机C919的轰鸣划破云霄,当无人机编队在夜空中勾勒科技蓝图,航空科技正以蓬勃之姿重塑着时代的天空。为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近日,由安徽青年报社主办的“向‘新’而行 探秘科创”学生记者主题采风活动在合肥航空科普馆拉开帷幕,来自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10余名学生记者代表,通过参观讲解、动手制作C919航模、安检知识课堂三大环节,亲身体验了中国航空科技的澎湃力量,感受了大国制造的魅力!
□主办单位 安徽青年报社
协办单位 合肥航空科普馆
参与学校 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
黄世凤 江炎魁
参与学生 张艺辰 王一喆 王梓杰
程雨凡 李 成 管昊宸等
见证飞天梦
活动当天,在科普馆讲解员阿姨的带领下,学生记者们首先观看了骆岗机场主题宣传片,了解了骆岗机场的前世今生。随后进入展厅,开启了“溯源百年航空”的探索之旅,从冯如的第一架国产飞机到歼-20翱翔长空,从运-20驰援全球到C919商业首飞,展厅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人类征服蓝天的壮阔历程,让学生记者深入感受了航空科技的飞速发展。
尤其是,当裸眼3D影片《长空九万里》展现歼-20与C919翱翔时,那震撼的视觉效果和逼真的飞行场景,让学生记者仿佛置身于蓝天之上,与这些国之重器一同翱翔,大家都情不自禁发出惊呼!“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从古代的飞天梦想到现代的航空科技飞跃,每一步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学生记者费一喆赞叹道。
拼出中国“翼”
“先拼机翼,再装起落架!”参观完展馆,学生记者迎来了航模课堂,讲解员阿姨为每位学生记者分发C919木质拼装材料包。学生记者们跟着讲解员阿姨的节奏,轻轻取下零件,按照步骤一点一点地组装:从机身到尾翼再到起落架,每片木板都藏着飞行的秘密,每一步操作都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国产大飞机的设计精妙。
讲解员阿姨穿梭在座位间,时不时地查看大家的进度,手把手教学生记者们怎么组装。看着一堆木片零件变成“流线型”飞机,学生记者们成就感满满!杨一凡说:“通过制作航模,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耐心, 还学习到了很多关于飞机的结构、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安检小课堂
“为什么要进行安检呢”“充电宝能托运吗”“宠物龟可以随身携带吗”……随后,在安检知识课堂上,科普馆老师为学生记者们播放航空安检专题宣传片,揭开航空安检的神秘面纱。镜头从行李X光扫描机跳转到安检员实操现场,学生记者们紧盯屏幕,看着行李箱内“透视”出的一个个违禁物品被贴上“禁止登机”的标签,急忙记下航空安全知识要点。
在安检体验区,一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互动正在上演。学生记者们分组分别扮演乘客和安检员,乘客们将金属小飞机模型巧妙地隐藏在身上各个角落,而安检员们则手持专业的金属探测仪,眼神专注、动作娴熟地对“乘客”进行细致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违禁品”的地方。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机场安检的工作流程和重要性,更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时,学生记者们意犹未尽,纷纷举起之前亲手制作的C919模型合影留念。“这次活动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了!”带队教师表示,“这场沉浸式航空科普之旅,不仅点燃了学生们的科学热情,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航空报国的种子。”
肥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校长 蔡卫华:此次活动立意深远、设计精心。以航空科普为载体,将知识学习、实践体验、采访锻炼有机融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创新意识。活动形式丰富多元,从科普讲堂到航模制作,从安全体验到互动采访,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期待学生们在活动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收获满满!

观看宣传片

聆听讲解

互动体验环节

组装飞机航模
观看3D影片

与亲手制作的模型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