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机械声里成长路 □合肥市蜀山中学小学部六(2)班 王梓阳 起初,我被机器人那富有生趣的机械声深深吸引,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每当听到那咔咔声,我便热血沸腾,萌生了自己制作机器人的强烈愿望。于是,我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画图纸、买元件,甚至有时还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经过一次次实验,我的机器人终于能在指令下完成简单的动作,并发出我期待的咔咔声。 不久后,我在老师和同学的赞美声中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机器人制作比赛。我自信满满,认为我的机器人无人能敌,然而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我得了最低分。我感到无比羞愧,觉得对不住班级,但内心又有些不服气:明明调试时所有项目都得分了,为何比赛时会出现那么多问题? 冷静下来后,我向老师倾诉了我的困惑。老师淡淡地说:“你有些心浮气躁,怎么可能会把机器人做好呢?”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确实存在盲目自大和轻敌的问题。回到家后,我重新梳理了比赛过程,找出了问题,并列出了改进方案。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竞争更为激烈,但我制作的机器人过五关斩六将,比赛成绩一跃荣登榜首。赛后,我总结道:“做什么事都要踏踏实实,都要谦虚谨慎、精益求精!制作机器人如此,学习也是如此。”老师听了我的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指导老师 罗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