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伢当家
□黄世凤 朱惠惠
同学们,当你在小区玩耍,是否曾为电瓶车的无序停放而苦恼?当你看到流浪猫狗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是否心生怜悯却又无能为力?还有那些公共场所随意丢弃的垃圾,是否也让你皱起了眉头?面对这些困扰,合肥市杏林小学的蔡雨橙、黄依一、罗辰馨和樊秋甯等同学,他们作为庐阳区杏林街道“小伢当家”活动的儿童代表,利用闲暇时间,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成为了社区治理的小小参与者。这不,这个寒假,他们就为流浪猫亲手搭建了一个温暖小屋,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
给流浪猫一个家
说起 “小伢当家”活动,据庐阳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任琨介绍,这是在2022年关工委联合杏林街道发起的,目的是让小学生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经过3年的发展,成员已从十几个发展到如今的300多人。
“前年冬天,我看到有一些流浪猫在寒冷的天气里无处藏身,那时候就想发起一场流浪猫救助活动。” 蔡雨橙在采访时说。“我们小区有好几只流浪猫,去年有只猫在我家楼下生了7只猫宝宝呢!”黄依一热情地介绍着,她眼中充满了对这些小生命的关爱。
于是,从去年的暑假开始,几个小伙伴们一起调研、讨论,最终提交了一份关于开展社区流浪猫狗救助活动的建议。寒假里,这个建议终于得到了落地实施。“当得知能亲自为流浪猫搭建小窝时,我真是太开心了……”樊秋甯回忆起搭建猫窝的情形仍兴奋不已,才上三年级的她负责设计猫窝的门窗样式,每次活动都会早早来到活动中心。
在制作猫屋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不少困难。罗辰馨说:“木条不容易固定,稍不留意就可能划伤手指。”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互帮互助,一起克服困难。最终,一个漂亮的猫屋在他们的手中诞生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小伙伴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争做社区小管家
其实,除了救助流浪猫狗,成员们还参与了各种活动,提出了很多意见,为社区管理出谋划策。比如他们注意到电动车乱停放,就建议合理规划停车方式和场地;发现小区随处可见烟蒂和垃圾,就提出多设收集器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上学的时候发现校园门口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就建议设置应急路障;他们还开展了反诈骗的宣传活动,设置像“反诈小书摊”“网络安全小站”和“反诈小研究院”这样的摊位,通过套圈圈这样的游戏来告诉大家怎样防骗。他们关注的问题五花八门,每一个建议背后,都是成员们对社区的无限关爱和责任感。
“这些孩子真的很了不起!”每次看到成员们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讨论议题的样子,社区人员都忍不住为他们点赞。“寒暑假及周末,我们街道还会开展义务植树、修剪小树枝、帮助瓜农卖瓜、为环卫工人送清凉等志愿活动。‘小伢当家’不仅贡献了‘金点子’,还提供了志愿服务,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和创造力,让我们大人也深受启发。”杏林街道办事处团工委副书记尹世平称赞道。
当然,“小伢当家”活动能够得到顺利开展,离不开社区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每次活动前,社区工作者都会对成员进行培训,同时提供各类资源为他们助力,如会邀请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专家团队对成员们的设计的可行性提出建议,进行指导;还会邀请公安反诈宣讲员和银行志愿者分别为成员们讲解如何防范电信诈骗和树立正确的金融理财观念等。“孩子刚参加活动时,还有些担心她不适应。但慢慢地发现她不仅变得积极主动,还学会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樊秋甯爸爸欣慰地说。
杏林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艳也一直关注着“小伢当家”活动的开展情况。她说:“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它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社区,亲身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这种实践体验对于他们的成长意义深刻。”在陈校长眼中,每一位同学都是学校的骄傲,同时,陈校长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寄予了深切的期盼。她说:“我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和交流,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反诈宣传进行中

救助流浪猫狗活动

在社区调研

为议题投票

为流浪猫搭建小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