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环保“小卫士”
01版: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66期  总第20期  2024年11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66期  下一期
争做环保“小卫士”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4-11-04

学生记者总动员
争做环保“小卫士”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为更好地表达对环卫工人的敬意和感谢,提高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10月18日下午,来自本报的25名学生记者代表走进合肥市庐阳区环卫教育基地,现场通过观看垃圾分类处理流程,互动参与实践环节。学生记者们深入了解了环卫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在对话中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主办单位  安徽青年报社
            合肥市庐阳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参与学校  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
  学生记者  陈思睿  黄欣然  赵梓菡
            姚锦成  曹雅琪  郑楚怡等
  刘  婉  朱惠惠

“变废为宝”
在庐阳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永青站副站长潘庆龙叔叔的带领下,学生记者们首先走进永青固废垃圾转运站的垃圾分类操作间,“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大屏,记录的就是生活垃圾转运车从驶入操作间到分类处理的全部过程。”潘叔叔指着中控室大屏幕向学生记者们介绍道。
“潘叔叔,那垃圾处理是如何实现变废为宝的呢?”学生记者何颖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每次运来的垃圾先被倒在卸料池里,等卸料池装满后再把卸料池里的垃圾进行压缩,最后由专业的车辆把这些压缩过的垃圾运送到焚烧场,进行焚烧发电,变废为宝。”潘叔叔边讲解,边通过画面引导学生记者进行互动和思考,让大家了解到更多的垃圾处理专业知识。

 

参观环卫科普基地
随后,学生记者们在潘叔叔的带领下,来到环卫科普基地。基地内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充满回忆的物件,深深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潘叔叔从环卫总体工作,到环卫工具的历史演变;从解读国家的垃圾分类政策,到合肥市垃圾分类的具体举措,一一给学生记者们作了详细的介绍。
潘叔叔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对环卫工人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大家不仅亲眼见证了城市垃圾循环利用的过程,真切感受到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更深刻感悟到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精神。
“通过观看这些照片和物件,我感受到了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以后在生活中要减少垃圾的产生。”学生记者吴娇表示。“环卫工人辛苦地工作,才换来我们城市的美丽干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爱护环境。”学生记者乐滢也深有所感。

 

“玩转”垃圾分类
“同学们,易拉罐是什么垃圾?纽扣电池又是什么垃圾?”活动最后,学生记者们来到了垃圾分类展示区,四色小垃圾桶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焦点。它们分别代表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每种颜色的垃圾桶都配备了相应的卡片投放口。
“易拉罐是可回收物!”“苹果核是厨余垃圾!”现场气氛热烈,所有人全神贯注,通过互动,学生记者们不仅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更深刻地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分类方法,并纷纷表示,以后在生活中也要做好垃圾分类投放。


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党总支书记  童乃梅:此次安徽青年报社组织开展的环卫教育基地主题采风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环保知识,提高了其环保意识,更有利于促进他们争当环保小卫士的热情,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党总支副书记  邓翠银:通过科学分类,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作为育人的摇篮,要培养学生垃圾分类习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共创美好未来!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校长  马  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次环卫教育基地主题采风活动,学生了解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智能化流程,让大家学到了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观看垃圾运转视频


参观垃圾运转中心


垃圾分类小游戏


观看宣传片


合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