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童趣
04版: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356期  总第20期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56期  下一期
文物中的童趣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4-05-27

世界真奇妙
文物中的童趣
很快就要到“六一”了,一起来聊一聊古代儿童都玩啥、怎么玩吧!虽然考古出土的儿童玩具比较少,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去了解古代小孩平日的游戏生活。接下来,就跟随小米姐姐一览古代玩具的出土实物,让你更简单、更直观地去了解他们的多彩生活,感受古代儿童从内心流淌出来的简单的快乐。


最早声响玩具——陶响球
最早的陶响球并不是单纯的玩具,而是一个实用工具。石器时代的陶球被成年人用来作为飞石击兽的狩猎工具,而且此时的“陶响球”是实心的,不会发出声音。实心球用于打猎既不会发出声音惊扰到猎物,又因为有一定重量而具有杀伤力,是非常有用的狩猎工具。陶球对于成年人来说是狩猎工具,但在儿童手中就变成了玩具。长江中下游的原始居民对原来的实心球进行改动,将其挖空雕镂出花纹,里面放入小砂砾或者弹丸,这时候就产生了最原始的玩具——陶响球。

▲新石器时代 陶响球 湖北省博物馆藏

陶响球怎么玩呢?从考古发现的实物看,很多陶响球外表都有精美的花纹,有些还绘彩色,保存完好,这显然不是受冲击很大的玩具。因此,排除了陶响球以棍打、脚踢和竿叉的可能性。考古出土的些许空心陶球,核桃大小的个头,表面有小孔,里面放着小石子,摇起来沙沙作响。考古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儿童玩具,大小正适合三四岁的孩子抓在手中玩耍。


▲新石器时代 陶响球 南京博物院藏

 

最热衷的游戏——打陀螺
打陀螺是我们儿时最热衷的一件乐事,早在数千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已经有石质的陀螺出现,说明我们的祖先很久很久以前就掌握了平衡的原理。看到出土的陀螺,似乎联想到那时候的小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打陀螺的场景。

▲齐家文化 石陀螺
明朝的地方志《帝京景物略》记载“二月二日小儿戏剧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发芽,打拔儿。杨柳儿死,踢毽子。童谣描述了在不同的季节,孩子们开展不同的游戏。杨柳儿发芽,孩子们就开始用鞭不停地抽打陀螺,旋转不休者为最后胜利者。

▲洛阳市五女冢村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出土


最炫的车马——鸠车
鸠车也是汉魏时期较盛行的儿童玩具,而且还常和竹马并称,以代指童年和友谊。如《锦绣万花谷》曰:“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目前较早的鸠车图像,见于南阳汉画馆所藏的东汉许阿瞿墓志画像石。

▲东汉 许阿瞿墓志画像石 南阳汉画馆
从画像石中的图像来看,鸠车的主要造型特征是在鸠鸟的身体两侧装上车轮,成为一种可供儿童牵引游戏的车辆玩具。在河南新郑博物馆藏有一件东汉铜鸠车,整体为一鸠,昂首翘尾,两爪处安有两个轮子,鸠背上站有一只调皮的雏鸠,形象十分可爱。

▲汉 铜鸠车 河南新郑博物馆

 

有最佳代言人的玩具:蒲车
很多人看到图片上的蒲车,以为是现代的滑板车,就是不知道轮子是否也可以转动飞驰,古代真是到处都有“穿越者”。古代儿童除了有生动可爱的鸠车牵着玩耍,还有可以推着的蒲车。鸠车为双轮或三轮,一般第三轮较小,安装在尾下,帮助车子平衡;蒲车一般有单、双轮,可见古代小孩的玩具也是非常丰富,小车都可以拥有好几辆,简约版和豪华版都配齐了。

▲主客贽见 孔子见老子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 


最烧脑的玩具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人们开始设计一些益智类玩具,古代有三大益智玩具——七巧板、鲁班锁、九连环。这些玩具看似简单,但设计科学巧妙,几个简单的部件,就变幻无穷,玩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甚至还需要大量创新思维,到现在依然是最烧脑的玩具。

▲清 九连环 北京民俗博物馆藏


▲清 鲁班锁 厦门观复博物馆藏

(文章来源于鸣鹤书苑微信公众号,有删减)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09020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