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向左烦恼向右
新鲜事
儿子放学回家,爸爸问:“说一说,有什么新鲜事吗?”
“糟透了,考试两门不及格。”儿子回答。
爸爸叹气道:“唉,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不愿做留守儿童
巧克力姐姐:
下个学期我就要从市区回老家上学了,而爸爸妈妈还是继续留在市里工作,可是心中对他们万般不舍。巧克力姐姐,没有爸爸妈妈的老家,我不想回去怎么办呢?
烦恼投递人 默 默
默默:
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巧克力姐姐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也很想给你一个拥抱,真的希望你能一直在爸爸妈妈身边生活和学习。但默默你知道吗?在全国有数百万的小伙伴和你一样,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和爸爸妈妈短暂分离,就连巧克力姐姐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即将要去面对这样的事情,不用担心,可以将这段经历当作成长中的历练,即使暂时不在爸爸妈妈身边,也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做到让他们放心。那么在这段等待团聚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在这里,巧克力姐姐给你分享一个小故事,巧克力姐姐有个好朋友,在她小时候,她的爸爸妈妈在遥远的外地打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年岁已经很大了,既不能辅导功课,也不能十分顺畅地和她交流,因此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就躺在床上默默地想念着爸爸妈妈,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和他们团聚,常常因为伤心而掉下眼泪。
幸运的是,巧克力姐姐的这个朋友在那时候并没有消极地面对生活,因为她心里明白爸爸妈妈之所以外出打工是想给她更好的生活。于是,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她除了每天按时上下学、完成作业之外,还主动帮助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爷爷奶奶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会主动关心他们,还学会了做菜,所以现在巧克力姐姐经常有机会吃到她做的美食哦!除此之外,她也在课余时间坚持画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就这样,犹如一棵仙人掌,顽强地在没有父母陪伴的逆境中成长,她收获了坚强和独立。
默默,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实属无奈,但巧克力姐姐也希望你能够振作起来,把今天必须要面对的苦难当作成长的动力。努力学习,增长本领,做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长大以后也能用你的本领为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添砖加瓦,让更多的爸爸妈妈们不用再颠沛流离,也可以实现更多的孩子都能在父母身边健康快乐成长的梦想!最后巧克力姐姐祝你每天开开心心的,当然如果有什么烦恼也可以写信向巧克力姐姐倾诉哦。
巧克力姐姐
那年12岁
爷爷的约定
□怀宁县一德实验学校 程东升
张云教授的爷爷的爷爷是清末的秀才,老人去世前,传下一个约定:子孙一定要好好读书,把八国联军掠去的尊严夺回来。
1975年,张云12岁那年,家里条件不好经常饿肚子,他的爷爷身体也不好,爸爸就想让张云的哥哥辍学,爷爷说:“我们家有祖训,只要不死都要尽力培养孩子读书。”爸爸只好拼命干农活,以养活4个儿女,还要供他们读书。
哥哥读完初中,就随亲戚去做裁缝学徒了,但他的行囊里塞了《论语》和《史记》。哥哥一边努力做工一边学习,还不忘经常寄钱和信给弟弟,鼓励他一定要好好读书,实现爷爷的约定。
张云从信中了解到哥哥并没有放弃读书,而且工作也很出色,在学会裁缝的基本技术后,还学会了创新设计新衣服。有一次,武汉大学老教授的衣服坏了,连师傅都修不了,哥哥却通过他的创新技术为老教授改造好了衣服。不仅如此,老教授还发现哥哥对《论语》《史记》《易经》等都有自己很独到的见解,认为他是读书奇才,也因此获得了这位老教授的赏识,决定保荐他进武汉大学文学系。在高兴之余,哥哥也有自己的实际困难,虽然他其他各科都很棒,但是英语却一点不通,所以哥哥在信中还交给张云一个任务:好好学习英语,然后再教他。
张云接到哥哥的任务后,每天课余时间都在自学英语,晚上记单词,早上背课文,还向老师请教语法,跟着录音学句型。为了哥哥能通过大学招考实现愿望,为了爷爷临终前的遗言,张云学习起来格外有劲,很快,他的成绩排在全校第一名。等到假期哥哥回来了,俩小伙就整日在房间里学英语,学习氛围感染了两个妹妹,也跟在后面学习。
一年有12个月,属相有12生肖。12岁,向上的年龄,此时的成长是影响一生的。
张云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现在成为该校博导,他的哥哥也成了文学博士。
1995年,张教授的外甥女(妹妹的女儿)正好12岁,外甥女小丽收到一封信,信上写着:“小丽,恭喜你进入你的12岁,童年已经结束,勤奋读书正当时。请你记住‘太公公’的遗训:读书必勤,报国必有术。”后面是两个教授舅舅的签名。
如今,小丽已经考入中国科学院,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专业研究新能源。
张云是我的同村名人,现在他也是一位爷爷了,他每每回家都给年满12周岁的少年带回一封信:“勤奋读书正当时”。同时与少年们定一个在大学相见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