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笑脸
07版:故事城堡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234期  总第20期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4期  下一期
冬天里的笑脸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20-12-03

冬天里的笑脸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三(2)班  杨舒羽
秋天的时候,啄木鸟先生开了一家森林商店,它在店里辛勤地织着毛衣、围巾……很快到了冬天,一只小松鼠蜷缩着身子,在外面四处游荡。“好冷呀!我多希望能有一张温暖的床和一件暖和的毛衣!”它用颤抖的声音说。
正巧,啄木鸟先生听到了,“你快进来吧!我这里正好有暖和的毛衣和干净温暖的床!你就在这儿过夜吧!”啄木鸟先生热情地说。
“谢谢你,我都不知道怎样感激你才好!”小松鼠边说边走进了温暖的商店里。小松鼠太累了,进了商店就倒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小松鼠早早起床,穿上了啄木鸟先生给它的毛衣。“哇,这件衣服真暖和,而且好漂亮呀。可是我没带钱……”小松鼠的脸红了。
“没关系,这件毛衣我就送给你了!”啄木鸟先生笑眯眯地说。
“啄木鸟先生,谢谢你的慷慨!”
小松鼠说完,高高兴兴地走远了。啄木鸟先生看着小松鼠的背影欣慰地笑了……
指导老师  俞  红    

 

夏天的雨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五(15)班  朱雨晴
我爱春天的杏花春雨,秋天的细风凉雨,冬天的寒风冷雨,但更爱夏天的疾风骤雨。
快下雨了,乌云像灰色的纱布一样裹在天空上,把白云染成了黑云,把天涂成黑色。蚂蚁们急急忙忙地搬运粮食,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蜻蜓飞得很低,我也被这沉闷的天气“压”得透不过气来。
雨点一滴一滴地落下,顷刻间,犹如成群结队的小伞兵猛然跳下,又似细尖细尖的利箭扎入地面,又如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地上。雨点打在屋檐上、窗户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雨越下越大。忽然,闪电从天边划过,一雨、一风、一雷、一电忽而此起彼伏,忽而齐鸣协奏,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仿佛在演奏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没有带伞的人们,有的用衣服顶在头上挡雨,弯着腰,急着往家赶,有的则索性在就近的檐下、商店里躲雨。地面上汇成了一条条流淌的小溪,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朝着低洼处的下水道流去。
渐渐地,雨小了,风也停了,地上的小草小花慢慢地挺起了腰杆,重新焕发出生机。雨停了,天空更加明净如洗,空气更加清新,小草更富有生气,天空中划出一道彩虹。
夏天的雨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是伟大的画家,更是一位激情四溢的音乐家。
指导老师  金  梅    

 

 

家乡的新鲜事
□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五(四)班  曹裕博
我的家乡,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但在精准扶贫奔小康的号召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相信吗?听我讲讲家乡的新鲜事!
高大整齐的楼房,宽阔的柏油公路,明亮的太阳能路灯,随处可见的小车,还有运载农产品的农用车来往穿梭。路上“先富帮后富,共走小康路”“落实十九大精神,引领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党心所向民心所望”……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为沿途的农村增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随着奔小康的变化,原来破破烂烂的小平房,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栋栋小洋楼像雨后春笋般矗立起来。黑白电视机被液晶彩色电视机取代,芭蕉扇被空调吊扇替代,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鸡鸭成群,鸟语花香,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居。
家乡不仅越来越富裕,景色也越来越美了。春天,漫山遍野花的海洋,金烂烂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洁白的梨花像雪,一望无际的桃花绽开了害羞的笑容……农民也改变了劳作方式,利用这天然的美景,举办了一届届桃花节,梨花节,油菜花节……既让人们看到了花的美景,又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家乡的新变化刷新了我的记忆,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相信只要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人民心中的乡村梦一定能实现,国人心中的中国梦也一定会实现!

 

 

美丽的杏花公园
□合肥市西园小学南区四(8)班  武子晗
我的家乡合肥,最美的当属杏花公园。初秋的早晨,公园里早早就挤满了人,有赏花的,有划船的,有钓鱼的, 还有乘凉的,卖小货物的,热闹得像个集市。
爸爸带着我划船,坐在船上,放眼望去,四周水面倒映着一抹抹碧绿——柳枝像春姑娘的头发一样垂下来,一阵风吹来,在空中翩翩起舞。碧绿的荷叶圆圆的,像撑开的绿伞,上面时不时立着几只蜻蜓,不禁让我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多像一个个粉色的小灯笼啊!划入荷塘深处,荷花越来越多,有的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是花骨朵儿,有白色的、有粉色的、还有黄色的,美丽极了。
水面的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像一群嬉戏的孩子。我掰了片面包,把它捏碎,撒在了水里,引来一大群鱼,我又向鱼群当中扔了一块小石头,鱼儿们像离弦的箭一样,一哄而散了。
划船的时间到了。我们走下船来,欣赏着路边的花儿,聆听鸟儿欢快的歌声,沐浴在秋天的阳光下,陶醉在五彩斑斓的花海里,心里美极了。
指导老师  都红蕾    

 


爱是一种奉献
——《乌丢丢的奇遇》读后感
□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山南校区四(4)班  刘承恩
从一个木偶的小脚丫到一个有生命的“人”,在经历了一次寻爱的旅程后,用自己的生命帮助了别人……它的生命是多么的不平凡!看到这儿的时候,能猜到我写的是谁吗?这就是《乌丢丢的奇遇》中的主角——乌丢丢,这是一个美丽、忧伤又感人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耍木偶戏的布袋爷爷,他在一次演出时,把一个木偶的小脚丫弄丢了。这只小脚丫被一个叫珍儿的小姑娘捡到了,珍儿有一只小脚残疾,她把小脚丫带回家,缝在自己的生日礼物——丑娃娃身上,给他取名乌丢丢。珍儿细心地照顾着乌丢丢,乌丢丢也给珍儿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一天晚上乌丢丢跳进了吟老爷爷的屋子里,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就在吟老的家里住下,并认识了一群好朋友。在吟老重返童年的晚会中,乌丢丢体会到了生活的快乐,决定去找寻布袋爷爷和珍儿。他好不容易找到老爷爷,可爷爷已经去世了,最后他来到珍儿的学校,只见学校变成火海,乌丢丢救了珍儿,自己却变成了灰烬,只剩下了小脚丫。在珍儿和妈妈商量再给乌丢丢做一个身体的时候,乌丢丢却决定要把自己变成珍儿的一只脚。第二天,珍儿望着自己的两只健康的脚,泪流满面。
当读到乌丢丢为了珍儿,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珍儿跛脚之中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乌丢丢珍惜生命的可贵,并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不能忘记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生存的阳光、空气和水,是无私的爱养育了我们的心。我们要以爱回报爱,因为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