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吧
创客世界
□方 芳 朱惠惠
不久前,由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合肥市教育局主办的合肥市第3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合肥市科技馆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大赛主题为“创新·体验·成长”,来自合肥市60多所中小学校的244项学生竞赛作品、28项科技实践活动作品进入决赛。更有部分优秀作品直接被推荐参加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在比赛中,合肥市六安路小学的小创客们化紧张为力量,脑洞大开,各展神通,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下面一起来看看备受好评的小创客和他们的作品吧!
为环保献力
小创客
蒋欣霖
学校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六年级
作品名称 道路收水井防堵智能提醒附属装置
近些年来,我经常会在电视新闻中,看到或听到各地经常在雨季发生城市内涝的消息,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什么城市内涝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了探索之旅。我先查资料,了解内涝产生的原因,然后在老师的协助下,来到瑶海区市政养护管理处,向这里的叔叔们了解合肥市内涝的现实成因。叔叔们还说,到了雨季,为了及时排水,环卫工人会打开马路中间的检查井。为了不影响道路收水井排水,每三个月就要清理一次垃圾,有各种方便袋、吸管、树枝等。如果不及时清理,除了会堵塞收水井外,垃圾还会顺着水流流进江河湖泊,最后流向海洋。
能不能设计一个收水井垃圾回收装置呢?我利用课余时间去路边观察收水井的构造,实地测量其尺寸,查找收水井防堵设计的资料。有一次帮妈妈淘米,妈妈的一个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将水池中收集菜叶、米粒的滤网拿出来,倒出了里面的东西。咦!如果把这个装置放大到收水井的尺寸,是不是就可以安装在收水井里面作为收集垃圾的容器?
说干就干,画草图,搞制作,和市政养护管理处的叔叔们约定实验时间……第一次测试,收集装置顺利被放入,但外框尺寸太大,收水井盖板无法盖上。我有些沮丧,但没有放弃。我在修改装置外形的同时,思考着如何在垃圾收集满了的情况下,提醒环卫工人及时、准确地找到收集点,而不需要环卫工人经常去寻查?这个问题我在机器人课堂上找到了答案。
将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箱顶收集装置的合适位置,一旦收集装置里垃圾超过了预定位置,就会报警提醒环卫工人去清理垃圾。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又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我将这个想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由定位装置、发射装置、手机APP提醒装置组成的一个远程提醒系统,它能较为精确定位收集满的收集装置,并且在手机APP上可以随时查看,当收集装置在APP上显示红色时,意味着收集装置垃圾满了,可以通知环卫工人去清理了。又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啦,虽然信心满满,但我仍然很紧张。在老师和市政养护管理处的叔叔们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放置现场,见证着垃圾的顺利回收。耶!真的成功了!
蒋欣霖的指导老师陈瑶表示,每个孩子们的头脑中,都有一块未开垦的领地,都有许多奇思妙想,作为科技辅导员老师,要帮助他们去点燃兴趣、点燃梦想、点燃智慧、点燃对科技的渴望与追求,把科技创新精髓融入到平时的学习中。
蒋欣霖
蒋欣霖进行作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