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花鼓传承人 经典浸润心灵 定远县教育体育局 你我共同学雷锋
02版:小小花鼓传人 上一版 下一版

《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19 邮发代号:25—2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

第181期  总第20期  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1期  下一期
小小花鼓传承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日期:2019-03-22

                                                    杨玉屏老师和“小票友”                                                   我们在表演现场

                                          我们在表演现场

 

魅力社团
小小花鼓传承人
□严  静  吴  琼
  魅力社团  宣城市第四小学皖南花鼓戏社团
皖南花鼓戏是安徽省五大剧种之一,早在2008年6月,有“皖南一枝花”美誉的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花鼓戏摆脱失传的困境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作为传统文化的皖南花鼓戏,身为皖南人当然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承的责任。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宣城市第四小学皖南花鼓戏社团,去看看那里的“小票友”们。
2014年皖南花鼓戏社团正式成立,皖南花鼓戏传承人杨玉屏老师及其徒弟成为社团的授课老师,学校还特别委派陈莉莉副校长协助杨老师招收新学员、课程安排及演出等后勤工作。由于学习花鼓戏的同学人数较多,且水平良莠不齐,学校将同学们分高级班和初级班两个班制学习。每周六杨玉屏老师携徒弟两人授课。随着半日活动的开展,学校开始将学习班纳入正规跟班教学活动,除每个周三下午正常教学之外,每周六增加两小时的学习时间。至2018年,宣城市第四小学皖南花鼓戏社团新老学员共计47人。
经过多年的努力,原先怯场的同学们现在能在舞台上通过精彩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吸粉”无数,获奖无数。看到同学们的成长进步,家长们也从旁观到鼎力支持,有些家长还成了皖南花鼓戏的戏迷,演出时亲自上阵,帮忙化妆,运送道具等。家长们普遍认为:皖南花鼓戏的学习,让孩子们的精气神有了明显的提升,腰杆挺得更直了,希望皖南花鼓戏这段“乡音”能继续唱下去。
宣城市第四小学李贤才校长说:“一个孩子在学,至少两位家长甚至更多人了解以至于热爱皖南花鼓戏,希望能借校园这片土壤,传承和发扬这一地方剧种,确保皖南花鼓戏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小票友”说一说:
四(5)班  张李惠子:在皖南花鼓戏社团,我认识了花鼓戏,了解了花鼓戏,爱上了花鼓戏!在社团里我学会了戏曲身段站相、台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知道了花旦的台步,还学会了各种表演技巧。
六(2)班  汪茹钰:加入社团后,老师教会了我几段戏,我也演了几个角色,从小舞台登上了大舞台,让我从中增长了不少知识,也见识过更大的世面,这将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我们扮上了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安徽青年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9024112号-1